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 | 川渝将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
近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印发《“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事情计划》,在川渝毗邻地区协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计划提出,力争通过3年努力,在川渝毗邻地区协同打造4条区域特色鲜明、笼罩规模广泛、深受群众接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探索形成有机衔接、相互领悟、整体联动的制度机制,推动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价值的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
据重庆市委文明办相关卖力人介绍,川渝携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动效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务实举措,必将为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汇聚强大精神力量;是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步队共育、运动共办的要领路径,配合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生长的重要抓手。
目标明确 同推动五大重点任务
4条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分处川南渝西、川中渝西、川东北渝北、川东北渝东北,配合组成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
计划提出,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将担负深入宣讲党的立异理论、大力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富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连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广泛开展社会互帮相助5大重点任务。
在具体举措上,川渝两地将探索建立文明实践带融合宣讲体系,推动理论宣讲步队相通相融、理论宣讲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宣讲品牌互促互进;将联合举办“讲红色故事 扬红色家风 传红色基因”主题实践运动,配合做响做亮“德耀巴蜀”品牌,组织各文明实践带承办“四川好人”“重庆好人”联合宣布仪式,广泛开展“川渝好人乡村公益行”“先进典范事迹巡讲巡演”等主题实践运动;将探索建立文化惠民共享新模式,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重要文化阵地相助交流,联合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川剧会演、地方戏曲联唱、广场舞、乡村艺术节、“村晚”“村BA”等群众性文化运动;将配合组建文明劝导步队,集中开展主题宣布道育,商议修订村规民约,统一开设监督举报电话,联合曝光违规典范案例,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不绝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将健全完善毗邻地区应抢救援志愿相助机制,按期开展联合应急演练。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和困境儿童、残障人士及其他困难群体,将联合建立爱老、抚幼、助残、帮困等爱心效劳队,经常性开展志愿效劳关爱行动。
强化包管 心协力推动事情走深走实
为确保各项事情扎实有力推进,计划在包管步伐方面作出了详细安排。
计划提出,重庆市委文明办和四川省文明办将建立省级联席集会制度,切实增强对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事情的统筹协和谐催促指导。各文明实践带涉及的四川相关市和重庆相关县(市、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将划分建立区域联席集会制度,商议制定具体的事情运行机制。
“有效整合毗邻地区的公共效劳资源,分层分类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对目前运行治理较好的文明实践阵地,计划提出配合发力推动其提档升级,联合打造一批示范发动力强的文明实践综合体。对目前基础还较薄弱的文明实践阵地,积极探索开展联合结对共建,资助其完善阵地设施、增强效劳实效。对群众居住较为疏散、交通条件相对未便的地方,结合实际科学选址,携手建设一批文明实践基地(点)。
据悉,川渝两地将每年举办一次川渝两地文明实践事情经验交流会,推动各文明实践带通过联合培训、项目展示、实地旅行、课题研讨等方法,常态化开展互学、互访、互鉴,并荟萃毗邻地区的优秀人才资源,积极组建各具特色的“川渝”牌文明实践步队。
围绕“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这一主题,两地还将组织高等学校、研究机构、新型智库等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并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川渝辨识度、全国知名度的标记性品牌。